查看: 2946|回复: 0

每日租金6元受打工族、小商贩青睐 移动的“家”悄悄流行贵阳

[复制链接]

44

主题

221

帖子

69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93
401k 发表于 2018-11-29 19:35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查看: 2946|回复: 0
傍晚,贵阳市云岩区友邻路的一片建筑工地上,远处的城市霓虹灯亮着,一辆辆轿车疾驰而过。卢福军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走回了“家”。
他的“家”很特别,不是租赁的民房,也不是临时搭盖的活动板房,而是一个敞着大门、开着窗户的白色集装箱。近几年,这种住人式的集装箱在贵阳悄悄流行起来。
这种白色的“大柜子”长6米、宽3米、高2.2米,有门有窗,通上电即可照明,租金每天只要6元钱,每月只需180元。就在这个“家”里,住着9名像卢福军这样的建筑工人,出门就是工地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见证着一栋栋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。
他们总在流动,活儿一干完,吊车轰隆一响,“房子”就挪移到了下一个工地。漂移的“家”里,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,匆匆行走在城市中的他们,又过着怎样的生活?近日,贵州都市报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MMJUM9i7B4xtZy1d.jpg 住在集装箱里的他们。

每日租金6元
9月13日傍晚7时许,夜幕降临。卢福军的工友们陆陆续续回来。他们在友邻路工地上从事立柱桩、浇混凝土、电焊、捆扎钢筋等工作。
脱去满是泥垢的衣服,集装箱里,飘来一阵阵欢悦声。
记者看到,这间18平米的集装箱内,塞进了五张上下铺的铁床,下铺杂七杂八地摆着扳手、电焊机、切割机等工具,几双长筒胶鞋歪倒在床底。地面铺上了水泥,集装箱里加装了插座和灯泡。因为没有阳台,他们把衣服晾在一条公用的绳索上。
“房子”是老板免费提供的,他们自己不用花钱。“住在这儿挺好,没有什么不适应的。”27岁的卢福军是铜仁市石阡县人,自从初中毕业后,他就离开了村子,辗转于北京、广东等地打工,已经过惯了这样的生活。
同样,即便是包工头,谢玉军也每天住在集装箱里。在渔安新城与未来方舟交界处的建筑工地上,一排白色集装箱就在路边。在一间集装箱改成的小卖部内,谢玉军正与几名老乡喝酒。
cqdVqVnAJJyy9JpA.jpg 在一间集装箱改成的小卖部内,谢玉军正与老乡喝酒。

谢玉军很忙,这个从毕节市大方县乡村走出来的中年男人,18岁就跟着包工头在各地打工,一直在建筑工地上打拼,拌过灰浆、搬过砖瓦、砌过墙。30岁那年,他开始承包一些小工程,之后带着老乡到全省各地的建筑工地上干活,盖了数不清的高楼大厦。
“这样的集装箱,只要你有地方摆,随时都可以租,工地上租的比较多。”谢玉军告诉记者,这种住人集装箱在贵阳出现了五六年了,属于活动板房的“升级换代产品”。
集装箱是一个整体的结构,用吊车、大货车就可以直接运到目的地。每个箱子大约有18平米大小,有门有窗,通上电即可照明,租金每天只要6元钱,每月只需180元,不过要交5000元的押金。如果要买,集装箱的单价是10000元。
“住在这习惯不?”记者问。谢玉军笑笑,“出来不就是为了挣钱嘛,住哪里都一样,想宽敞就回家去。”
谢玉军没有考虑过在贵阳买房,他在老家的房子宽敞大气,有600多平方米。“我们跟着工地跑的,没法啊,我家几间房都空着呢”。
再过四五个月,他们又要转移到下一个工地,到时,集装箱也会跟着一起过去。
oiZO0eoxSbyzKtkX.jpg 路边摆放的集装箱就是他们的家。

eQUITXYlBCJKJIZJ.jpg
gYpTn347n6n8m49N.jpg
yss5vMsnQ6hjqJ5F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贵阳桑拿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 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 Designed by ARTERY.cn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